澄懷以觀道
“胸中有丘壑,何處不山水?!?/strong>
項目背景
蘇州,承載江南文脈,人文積淀深厚,銀城原溪住宅項目毗鄰歷史風貌保護區,是為城市不可多得的土地資源,設計也因此面臨更多的限制和挑戰。
“兩宋代表華夏文化的最高峰,從恢弘氣度復歸自然理性,迥異于后世的繁復,我們試圖深入挖掘并提煉此中華文化的閃光點,最終以現代設計語言加以呈現”, 致逸設計師認為:? “對蘇州而言,它既不是擬古,也不是對貝氏設計語言的模仿,更將有別于‘新中式’對明的推崇?!?
◎項目位于蘇州姑蘇核心區,三公里范圍內聚集了留園、西園古剎、虎丘及寒山寺等重要歷史資源。
◎項目整體鳥瞰圖
◎項目所在地街道古樹參天
宋的美學啟示
“合于天造,厭于人意”,從宋代汝窯展現的美學中獲得啟發,示范區入口處建筑在材質選擇上刪繁就簡,采用新西蘭麻灰石巖作為建筑立面主體材質,大面積夾膠玻璃則取其趨近汝窯凈潤青雅的色彩意象;建筑立面的曲面處理,是在直線中求得曲線,這與宋代美學的極致抽象線條的提煉方法同出一轍。與此同時,通過材質與線條將建筑、景觀、室內三者融合一體,以此模糊室內外空間的界限,促使空間感向更大的向度延伸。
◎(左)汝瓷局部;汝窯青瓷的顏色,是建筑立面的顏色靈感來源。
◎建筑立面的曲面處理,是在直線中求得曲線,這與宋代美學的極致抽象線條的提煉方法同出一轍。
以小觀大
因用地沿革的歷史因素,位于基地西南一隅的主入口,處在極為局促的不利條件之下,卻必須滿足消防、交通、未來城市客廳等多重功能要求。與基地近在咫尺的留園是中國小型園林的代表作,其格局承繼宋以來山水畫精神——“以小觀大”。
◎留園總平面圖
◎銀城原溪示范區總平面圖,入口地形和留園相互吻合。因此,效仿留園在空間造景上運用的欲揚先抑的手法。
致逸設計團隊將難點視作亮點,利用原本狹窄的地形,在螺螄殼中做道場: 布局時借鑒園林中一波三折、移步異景的空間開合序列,把示范區打造成一座融合山、水、樹于一體的精品小型園林。未來,這里將作為公共空間向社區敞開,成為蘇州人輕茶慢語的一處生活景觀,與之相對的,強調私密性的內部住宅區景觀則在此后次第展開,多重層次院落延續江南園林的精致意趣。
◎室內柔曲的樓梯線條使得整體兼具力量與感性之美
◎洽談區引入了天井和中庭的景觀設置,通過內庭院的采用,使其具備了側面采光的條件,延伸空間景深同時也增加了內部與自然的親近感。
胸中有丘壑
葉圣陶曾在《蘇州園林》中提及造園技藝,“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……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,胸中有丘壑,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,只覺得身在山間”。盡管選材、切割巨大的原石、盲吊勢必為設計和施工增加額外的難度,設計師最著力之處之一是對下沉庭院石屏的處理,千巖競秀滿足對山的想象,使觀者得復返自然之境。
◎(左)蘇州園林山石;設計師最著力之處之一是對下沉庭院石屏的處理,千巖競秀滿足對山的想象,使觀者得復返自然之境。
◎選材、切割巨大的原石、盲吊為設計和施工增加額外的難度。
◎從室內往外的視野亦能感受石屏所呈現的崢嶸質感。
匠心精筑
為使示范區建筑朝向城市的視覺效益最大化,彌補因占地小可能帶來的體量感不足,致逸設計團隊對基地一側的停車場立面進行改造借用,使其在視覺上錯位成為案內建筑主體的一部分,并利用石材豎向肌理、中央水景的鏡面反射從縱向擴展建筑的視覺形象。
確保項目最終完成度,致逸團隊將研究式的工作方式納入設計的各個階段,包括制作大比例模型、把控建筑各部分的材質、比例等細節,引入1比1 幕墻系統, 提供精確和直觀的設計指導。
除此之外,致逸全程聯動室內、景觀,三方協同設計,無縫對接。將建筑和室內融于周圍環境,打造建筑、室內、景觀的高度一體化設計,實現三者在空間、尺度、功能上的完美互動。
◎設計討論
◎1比1樣板墻
◎施工現場收錄
歷經一年半的打磨,蘇州銀城原溪示范區已建成,設計實現度很高,落地實景圖幾乎還原我們的設計效果圖。
◎入口效果圖(上)與實景圖(下)對比
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668號
商業聯系: liyumeng@geedesign.cn
人事聯系: hr@geedesign.cn